报告题目:马氏体相变和应变玻璃转变共存的镍钛基合金弹热效应研究
报告人:侯慧龙
主持人(邀请人):韩高峰
报告时间:09月20日上午10:00-11:00
报告地点:机械材料馆20918禁
厅
主办单位: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禁-成人18禁-18禁視頻
摘要:
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其功能特性源于合金内部的奥氏体发生的一阶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但是,当向镍钛二元合金中掺入过量的能产生的局部应力/应变场的缺陷(过量原子、位错、纳米沉淀相)时,传统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消失,代之以宽温域范围内存在的马氏体纳米畴为典型特征的应变玻璃转变。理论研究表明,只有当掺入的缺陷含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才能够产生应变玻璃转变。因此,在马氏体相变和应变玻璃转变的界限处,存在一个应变玻璃自发向马氏体转变的过渡区。本报告首先介绍通过连续冷却处理在奥氏体基体内部形成不均匀分布的多模态缺陷的实验结果,然后讨论通过研究马氏体相变和应变玻璃转变的现象和微观机理,得出结论:连续冷却的Ni-Ti合金表现出马氏体转变和应变玻璃转变的共存,这种现象源于合金内部高度不均匀的空间结构和成分;含有马氏体相变和应变玻璃转变的镍钛合金,能够呈现出高强度、准线性超弹性和明显弹热效应。最后介绍基于深空探测的宽温域超弹性合金与应变玻璃转变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侯慧龙,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18禁与工程系(2016年~201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2016年~2019年)和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 (2017年~2019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入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要从事1)基于固态相变的宽温域高效换能材料及器件的高性能化、2)面向深空探测的宽温域高刚度低膨胀超弹性合金与应变玻璃转变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某部委重点项目(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敢为行动计划重点项目(2024)等。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Acta Materialia等期刊上。获评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2020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并担任国际相变制冷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和国际项目评审人。担任《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等期刊的青年编委。